Temu和Shein大幅削减美国广告支出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 Temu 和 Shein 大幅削减了在美国广告平台上的支出,并表示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提高价格,因为它们正努力应对帮助它们削弱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的税收豁免政策的终止。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 Temu 和 Shein 大幅削减了在美国广告平台上的支出,并表示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提高价格,因为它们正努力应对帮助它们削弱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的税收豁免政策的终止。
与此同时,根据分析信用卡和借记卡数据的彭博社 Second Measure的数据,拼多多控股旗下的 Temu 同期分别增长了 46% 和 60%。这两个平台的增长加速是在 2 月份增速放缓之后发生的,当时两家公司都公布了过去一年来的最低增速。
这两家公司在声明中表示:“由于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的最新变化,我们的运营成本有所上升。为了继续为您提供优质产品且不降低品质,我们将从2025年4月25日起调整价格。’”
亚马逊新版配送入库API(FBAInbound V2024-03-20)重磅升级,新增“先分仓再装箱”(PackLater)功能,只需每种商品发货>5件,系统便会自动分仓并免除入库配置费。当前,该模式仅支持LTL/FTL货件,小包裹(SPD)暂需预先装箱。
Forever 21此前在美国拥有500多家门店,在全球拥有800多家门店,如今却可能很快倒闭。尽管部分门店在4月1日前关闭,但 Forever 21将在5月1日前关闭其在美国的所有门店。
Forever 21此前在美国拥有500多家门店,在全球拥有800多家门店,如今却可能很快倒闭。尽管部分门店在4月1日前关闭,但 Forever 21将在5月1日前关闭其在美国的所有门店。
营销平台 Omnisend 的数据显示,如果价格上涨,近 30% 的消费者将减少或停止在 Shein、Temu 和 AliExpress 等中国在线市场购物。
“新超星活动”是拼多多直播针对新直播店铺、新主播发起的直播扶持活动。旨在通过提供充足的直播流量扶持,加速新主播的成长,孵化出更多在开播首月就能实现百万GMV的新主播。
近些年,Temu在欧洲不断扩张,目前已经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波兰、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开通了站点。
根据最新公告,美区市场将对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货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将征收其货值的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此前为90%或75美元); 自2025年6月1日起,该标准将进一步上调至每件200美元(此前为150美元)。
欧税通土耳其授权代表19.8元杀疯了跨境圈!!temu、速卖通双平台连发新规,4月1日起全面强制要求土耳其站点商品必须完成"土代"备案并加贴合规标签,未合规产品将面临下架、拒收甚至销毁的严厉处罚!欧税通之前已科普土代,但由于法规涉及诸多操作层面,不少卖家还仍有
土耳其是全球电商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电商市场规模达187.5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31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65%。
2022年9月,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美国正式上线,其以“极致低价+社交裂变”的策略迅速打开海外市场,短短几年便席卷全球,坐拥各类榜首之位。根据TEMU官方通知,自2025年3月30日起,美国站将严格执行物流政策调整,收紧对美国半托管卖家的物流管控
搭建一个海外服务器,通过远程终端建立一个防火墙,阻断硬件参数关联后再使用纯净的家庭住宅IP,然后在使用指纹浏览器,再去加配一个隐私插件,阻止ping、HTM的跟踪,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环境方案
近日,Temu半托管模式迎来重大更新——全量店铺满减券功能正式开放。对于Temu半托管卖家而言,这既是流量增长的新杠杆,也是利润管控的试金石。使用满减券的商品平均点击率提升,但订单毛利可能被券额摊薄。当消费者享受“满100减20”优惠时,卖家需要清醒认知:这2
近些年,Temu在欧洲不断扩张,目前已经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波兰、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开通了站点。
2月,Temu推出L2L(LocaltoLocal)模式,并积极布局本地仓,加速本土化运营进程。在此基础上,3月21日,Temu官宣与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全球物流达成长期合作,租用京畿道金浦市九来洞的大型物流中心。
南非税务局局长爱德华·基斯韦特(Edward Kieswetter)已发布意向通知,更新所有海关优惠政策,包括降低税收和简化清关流程。
据韩国媒体koreaherald报道,美国政府决定取消对中国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关税豁免,预计将加速中国电子商务巨头向韩国市场的扩张,给已经难以保持竞争力的国内平台带来更大压力。
韩国 temu 关税 aliexpress temu扩张 2025-04-09 10:00 13
从国内中小商家大规模“围堵总部”到欧盟再度开启反垄断调查,从“虚假发货”惩罚争议到消费者“投诉量榜首”,拼多多的治理问题正浮出水面,而其增长引擎,也正在进入“降速通道”。